12月9日,新華網刊發(fā)報道,稱數字藏品企業(yè)TOP30榜單企業(yè)“十八數藏”披露,數字藏品行業(yè)存在“不良競爭”現象,值得有關部門關注。
12月12日,人民日報刊發(fā)重磅評論文章《不斷壓縮“網絡水軍”生存空間》認為,一段時間以來,“網絡水軍”通過造謠引流等方式誤導網絡輿論,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污染網絡生態(tài),必須有效整治。
數字藏品行業(yè)是網絡造謠、黑公關的重災區(qū)。十八數藏有關負責人表示,自平臺運營伊始,頻頻遭遇網絡造謠和黑公關,今天平臺將六則典型的、經過投訴已被各個自媒體平臺多次認定為嚴重失實并作出處理的謠言,再次集中辟謠以正視聽。
謠言1:十八數藏平臺已崩盤跑路
十八數藏工作人員表示,十八數藏平臺一直在正常運營,通過十八數藏官網一直都可以正常下載、安裝、使用十八數藏APP。在APP的公告欄可以看到,十八數藏平臺至今共發(fā)布活動公告、上新公告、運營公告等約300次,可見公司經營活動緊張忙碌。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主管的權威媒體《互聯網周刊》發(fā)布了【2022年度數字藏品企業(yè)TOP30】榜單,十八數藏入圍2022年度數字藏品企業(yè)TOP30。
謠言2:先冒充消費者投訴,繼而撰文造謠
十八數藏平臺注意到,一直有人冒充用戶,到黑貓投訴平臺編造消費維權事實,虛假投訴。之后,有人以此作為由頭,撰文造謠。
十八數藏平臺工作人員出示的上面這則黑貓投訴截圖顯示,有人投訴“注冊大連月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軟件十八數藏”。而實際上,十八數藏隸屬于樹鏈(海南)科技有限公司,與截圖中的“大連月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沒有任何關系。
十八數藏平臺工作人員出示的另外這則黑貓投訴截圖,其中顯示投訴對象為“海南數鏈科技有限公司”,十八數藏與該公司也沒有任何關聯關系。十八數藏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一名消費者真的花了15萬多元這樣的大金額購買了藏品,不可能連企業(yè)的名稱都搞不清楚。
十八數藏工作人員表示,經向黑貓投訴平臺投訴,平臺官方回復郵件明確表示,對同行的惡意投訴行為,可報警,“這邊會進行配合”。
謠言3:造謠十八數藏老板患癌,被辟謠后仍故意傳謠
最惡劣的謠言,是造謠十八數藏老板患癌。
2022年10月28日22點58分,微信公眾號“懂藏藏”發(fā)布文章,大標題和文章一開頭即無端惡意造謠,稱“18數藏老板癌癥晚期,內部財務出現危機”,文中還惡意偽造十八數藏客服微信聊天記錄截圖,誤導網民上述內容是十八數藏客服告訴用戶的。
就此,十八數藏官方微博發(fā)布了公司聲明和律師聲明,表示十八數藏平臺以及其所隸屬的樹鏈公司,公司管理層人員目前均健康狀況良好,無人患任何嚴重疾??;公司經營狀態(tài)也一直正常良好,不存在財務危機。經核實,沒有任何一個十八數藏客服說過上述內容,聊天記錄截圖明顯系偽造。同時,十八數藏平臺已就此事報案至警方。
更惡劣的是,在十八數藏平臺已經辟謠多日之后,仍有一些無良自媒體故意繼續(xù)制造謠言,稱“十八數藏利用老板患癌噱頭吃人血饅頭騙同情”。
謠言4:造謠稱有人針對十八數藏報警
有自媒體稱,2022年8月29日有用戶去報警,之后十八數藏聯系了他,按照(藏品)購買金額退還給他19萬多。
經過了解,該內容系無端造謠。十八數藏工作人員表示,經內部調查,在2022年8月,十八數藏未接到任何來自公安機關的問詢、聯系,更不存在被人報案稱受害。在2022年8月,十八數藏未對任何用戶做出過總額為19萬余元的退款。十八數藏一直在合法經營正常經營,根本不存在“心虛退款”一說。
謠言5:編造媒體單位及新聞報道,制造謠言
日前,有自媒體作者以“11月華夏日報報道”的所謂新聞報道內容為名,制造涉及十八數藏的謠言。實際上,根本不存在“華夏日報”這么一家新聞媒體。
我國所有的正規(guī)新聞媒體,都可以通過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查詢到。經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查詢“華夏日報”,查不到任何結果。文章作者捏造出一家新聞媒體,進而編造出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媒體報道進行造謠,主觀惡意明顯。
謠言6:無端造謠稱十八數藏不兌現用戶承諾
針對十八數藏前一段給部分數藏玩家快遞蘋果14手機的舉措,部分自媒體無端造謠,稱“截止我發(fā)文,沒有用戶收到郵寄的蘋果14”。
十八數藏工作人員表示,給部分數藏玩家快遞的蘋果手機,在公告發(fā)出前后已經陸續(xù)快遞發(fā)出,根據客服反饋,所有人已經全部收到。有玩家提供的手機號碼、運單號等為證。
新聞背景
人民日報社論:打擊網絡水軍,必須揪出幕后黑手
12月12日,人民日報刊發(fā)重磅評論文章《不斷壓縮“網絡水軍”生存空間》。
人民日報報道稱,一些“網絡水軍”的相關行為污染了網絡生態(tài),必須持續(xù)實施集群打擊,進行有效整治。今年,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為期6個月的依法打擊整治“網絡水軍”專項工作,目前偵辦的案件數量,已超過歷年的全年偵辦案件總數。
相比以往,如今“網絡水軍”的構成更加錯綜復雜,行為更具隱蔽性、頑固性、危害性。只有加強源頭治理,加大執(zhí)法力度,揪出組織、雇傭“網絡水軍”的幕后黑手,才能鏟除其滋生土壤,不斷壓縮“網絡水軍”的生存空間。只有讓違法者付出代價,才能對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懾,還互聯網一片清朗空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