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播放不卡一区二区三区_无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夜色精品亚洲av三区_国产综合欧美无毒不卡怡红院

?
投資 干貨 消費 評論 學院 滾動
風投 科技 創(chuàng)業(yè) 業(yè)內 要聞
今春北京的候鳥為啥特別多?
發(fā)布日期: 2023-03-28 17:30:16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汪丹

春回大地,又到候鳥北歸時。有的鳥兒飛到北京便尋個綠意漸濃的地方落了腳,有的鳥兒短暫休整后,繼續(xù)展翅高飛。鳥類遷徙是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景象之一,它們成群結隊長途遷徙數千甚至上萬公里,在人類的鏡頭中留下了一張張珍貴的“百鳥圖”。


(相關資料圖)

全球9條候鳥遷徙路線中主要有3條經過中國,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濕地建設,加大對候鳥遷徙通道的保護力度,卓有成效。就在前不久,北京的濕地系統(tǒng)迎來了大批綠頭鴨和天鵝,規(guī)模遠勝往年。今天我們邀請中國天氣網的科普作者杜冰冰來聊聊我國春季北歸候鳥的遷徙規(guī)律,以及在此過程中怎樣科學觀鳥、守護候鳥的話題。

(制圖:中國天氣網張莉)

3月至5月,我國春季候鳥完成遷徙

目前,全球已知的候鳥遷徙路線共有9條,其中經過中國境內的主要有3條:“東非—西亞遷徙線”的候鳥從蒙古國進入我國新疆,跨越青藏高原后進入印度半島,飛躍印度洋,最后在非洲落腳;“中亞遷徙線”的候鳥從西伯利亞進入我國,最后落腳印度半島繁衍生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線”從美國阿拉斯加到達澳大利亞西太平洋群島,繁衍后再北上,經過我國東部沿海省份。

世界上已知鳥類有9000多種,中國是鳥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1400余種,其中,具有遷徙習性的鳥類800多種。候鳥的遷徙通常為一年兩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春季的遷徙,大都是從南向北,由越冬地區(qū)飛向繁殖地區(qū);秋季的遷徙,大都是從北向南,由繁殖地區(qū)飛向越冬地區(qū)。對于北方這一地區(qū)來說,這類候鳥是夏候鳥,而對于南方這一地區(qū)而言,這類候鳥是冬候鳥。例如大天鵝,在我國內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被視為夏候鳥,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則被視為冬候鳥。

國內的候鳥也有3條遷徙路線:西部遷徙路線的候鳥,秋季從內蒙古西部、甘肅、青海和寧夏向南遷飛至四川盆地西部和云貴高原越冬,新疆地區(qū)的濕地水鳥也會加入其中;中部遷徙路線上,在內蒙古東部和中部草原、華北西部以及陜西地區(qū)繁殖的候鳥,秋季開始進入四川盆地,或是繼續(xù)向華中及更南的地區(qū)越冬;東北、華北東部繁殖的候鳥通常處于東部遷徙路線,每年春秋兩季通過我國東部及其沿海地區(qū)進行南北方向遷徙。

通常,我國春季北歸候鳥在3月至5月完成遷徙,5月以后,大量鳥類就開始進入繁殖期。具體來說,以東方白鸛、丹頂鶴、大天鵝等為代表的鸛鶴類,春季北遷時間為2月中旬至3月底;蒼鷺、大白鷺、黃嘴白鷺等鷺類,春季北遷時間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處于食物鏈頂端的紅腳隼、鳳頭蜂鷹、蛇雕等猛禽類和喜愛集群生活的大雁、豆雁、綠頭鴨等雁鴨類,春季北遷時間在3月中旬至5月底;流蘇鷸、彩鷸、斑胸濱鷸等鸻鷸類,是地球上遷徙距離最長的鳥類,春季北遷時間為3月底至5月底。

不過,受自然環(huán)境、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候鳥的遷徙時間、遷徙路線可能會有調整。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李靚介紹,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植物花開得更早,雪融化得更快,鳥類遷徙模式也會隨之調整。從遷徙的時間維度來看,氣候變暖導致很多鳥類的春季遷徙期提前。一項發(fā)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的研究表明:與二十年前相比,春天遷徙的候鳥通過某些站點的時間提前了,這可能是由氣溫上升引起的。人們發(fā)現,由于氣溫上升帶來的氣候變化,歐洲和加拿大的候鳥遷徙時間已經明顯提前。

此外,倒春寒對候鳥遷徙也有一定影響。如果氣溫持續(xù)升高,候鳥(如家燕、布谷鳥等)根據對氣候的感知,紛紛開始遷徙,而后氣溫驟然下降,早來的春鳥就可能因降溫“缺衣少食”,甚至死在早春時節(jié)。

“南來北往”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獲取食物

遷徙是一種隨著季節(jié)變化進行的、方向確定的、有規(guī)律的和長距離的遷居活動,在動物界中很常見。昆蟲有“遷飛”,魚類有“洄游”,而鳥類的遷徙跨越距離最長,所面對的氣候、地理條件也最為復雜。

鳥類根據遷徙行為可分為候鳥和留鳥兩種類型。候鳥隨季節(jié)不同進行周期性遷徙,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路線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而留鳥往往一整年都生活在同一個地區(qū),如麻雀在各地都屬于留鳥。

不過,候鳥與留鳥也不一定涇渭分明。同一種鳥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在不同地區(qū)甚至是相同地區(qū)出現不同的居留類型,這與當地氣候、食物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息息相關。例如丹頂鶴,曾經是南來北往遷徙途中經過江蘇鹽城的候鳥,由于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且有穩(wěn)定的食物來源,部分丹頂鶴已經放棄遷徙的本能,成為當地留鳥。

為何候鳥每年都要不辭辛苦地長途遷徙呢?究其根本原因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候鳥往往是從資源匱乏或減少的地區(qū)遷徙至資源豐富或增加的地區(qū),食物和筑巢地就是它們如此執(zhí)著的主要動力。此外,能躲避風雨、天敵以及有適宜的氣候環(huán)境,也是鳥類生存繁殖不可或缺的條件。

例如,我國溫帶地區(qū)夏季晝長夜短,方便覓食和哺育幼雛,同時昆蟲量多、天敵較少,還有豐富的植物資源作為筑巢地,因此,候鳥選擇在春季遷徙至北方,尋找繁殖地。當秋冬季節(jié)臨近時,北方的昆蟲等食物減少、天氣逐漸寒冷,而熱帶地區(qū)冬季氣候溫和、食物資源豐富,候鳥就再次啟程,飛往南方越冬避寒。

鳥類的導航能力無疑是非常優(yōu)秀的,在跨越數個經緯度的移動過程中,不會迷失方向。據報道,2007年9月,一只代號為“E7”的斑尾塍鷸用了8.2天,在太平洋上空連續(xù)飛行了約11600千米,創(chuàng)造了鳥類不間斷飛行的最長確切紀錄。但鳥類遷徙也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大型活動,非常考驗鳥類的體能。比如,雨燕每年需要從亞歐大陸遷徙至非洲越冬,除了繁育后代那兩個月,其他時間幾乎都在飛行,一些雨燕由于體能不足在途中夭折。因而,無論哪一種候鳥,遷徙途中的頭等大事都是填飽肚子。

候鳥是反映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晴雨表”

一方面,候鳥長途遷徙需要補充能量又不能為此停留太久,因為盡快到達目的地就意味著更加安全,那么,像濕地這樣食物資源異常充足的地方就是最佳停留地和補給站。另一方面,鳥類也是反映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晴雨表”,更是最好的“環(huán)評師”,它們的棲息是檢驗水生態(tài)質量的重要指標。比如,鷺類候鳥就主要棲息于沿海島嶼、海岸、海灣、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澤地帶,是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指示物種。

濕地具有非??捎^的生態(tài)效益,是瀕危鳥類、遷徙候鳥及其他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近些年,為了保護好途經中國的候鳥遷飛通道,我國加大了濕地的建設和保護力度。據國家林草局統(tǒng)計,目前中國濕地面積約5635萬公頃,占全球濕地面積的4%,位居世界第四,亞洲第一。截至今年初,我國的國際重要濕地已達到82處,此外,還有國家重要濕地29處、省級重要濕地1021處、國家濕地公園903處,以及2200余處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和為數眾多的濕地保護小區(qū),幾乎涵蓋了候鳥遷飛通道上所有的關鍵節(jié)點。

得益于此,很多珍稀候鳥的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據統(tǒng)計,“鳥界國寶”東方白鸛從20世紀90年代的3000只增加到現在的近1萬只,黑臉琵鷺從20世紀80年代的300只增加到現在的5000多只。

以北京為例,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是目前北京地區(qū)面積最大、類型最多、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濕地自然保護區(qū),且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qū)內,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轉驛站”,也是華北平原北部最重要的候鳥停歇地和繁殖地,每年3月至4月,都有成千上萬只候鳥在此中轉、棲息。為保護候鳥,維護區(qū)域生態(tài)平衡,延慶區(qū)自然保護管理處2020年開始在野鴨湖濕地內試驗種植玉米、大豆等專門供鳥類等動物取食的農作物,同時減少人工干預,最大程度保留農田的自然狀態(tài)。這片農作物田成為專為候鳥打造的“食源地”。此后,每年在此逗留、覓食的候鳥數量和種類都有增加,尤其是遷徙高峰時,單日監(jiān)測各種鳥類數量達上萬只。今年2月底,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食源地”首次迎來了大批春季北歸候鳥綠頭鴨,而往年監(jiān)測到的候鳥大多是灰鶴、豆雁。

官廳水庫是北京另一個重要的過境候鳥監(jiān)測區(qū),遷徙季每天有萬余只候鳥降落,以雁鴨類為主,如大天鵝、小天鵝、翹鼻麻鴨、赤麻鴨、豆雁等。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過境的大天鵝、小天鵝數量明顯增多。據監(jiān)測統(tǒng)計,往年一個遷徙季,過境天鵝的總數量在550只到600只,但今年僅3月17日一天,就監(jiān)測到420多只。

總體來看,近些年隨著濕地生態(tài)修復和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北京地區(qū)候鳥的數量和種類在逐漸增加。目前,已陸續(xù)監(jiān)測到蒼鷺、豆雁、綠頭鴨等常見候鳥,也不乏大天鵝、小天鵝、東方白鸛、青頭潛鴨、震旦鴉雀、黑鸛等“稀客”。

科學觀鳥也是一種“保護”

每年春季,成群的候鳥從越冬地出發(fā),重返北方家園,包括北京、河北北戴河、山東東營等在內的13個觀鳥勝地也陸續(xù)進入北歸候鳥觀賞期。中國天氣網推出的“2023春季北歸候鳥觀賞地圖”顯示,北京最佳候鳥觀賞期是3月至4月,在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主要可以觀賞到蒼鷺、綠頭鴨、豆雁;河北秦皇島候鳥最佳觀賞期是3月中旬至5月下旬,在北戴河森林濕地可觀賞到東方白鸛、綠頭鴨、灰鶴等;新疆巴音布魯克候鳥最佳觀賞期是5月至6月,在天鵝湖景區(qū)可觀賞到不遠萬里從印度和非洲南部飛來棲息繁衍的天鵝。

在永定河長陽段河邊覓食的黑鸛、白鷺、銀鷗等。(張永順 攝)

在官廳水庫翩翩起舞的天鵝。(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供圖)

延慶白河堡水庫峭壁邊上筑巢的蒼鷺。(王萌 張順延 攝)

在遷徙途中落戶豐臺王佐鎮(zhèn)的赤麻鴨。(原梓峰 攝)

春季觀鳥是一項有趣的戶外活動,但鳥類易受驚擾,我們該如何科學觀鳥呢?

首先,鳥類離人距離較遠,肉眼很難直接觀察到,因此觀鳥必備的便是望遠鏡,一般普通望遠鏡就能基本滿足觀鳥的需求。其次,鳥類喜愛在晴朗無風的好天氣覓食、活動,所以觀鳥需選好天氣,抓住黃金時間。通常鳥類在日出后兩小時、日落前兩小時最為活躍。秋冬季節(jié)及海拔較高的山區(qū),鳥類活動時間會有所推遲。

準備工作做好后,就可以進行觀察了。如果是初次觀鳥的新手,可以選擇定點觀察法,即相對固定待在某個地點觀察周圍的鳥類。比如,在河流、湖泊附近,以草木為掩體,觀察前來飲水、覓食的鳥類。如果是有經驗的觀鳥者,可以行進觀察,沿著河邊、草地、農田、海灣等緩慢前行。觀鳥最好順光而行,早上從東向西、傍晚由西向東。

需要注意的是,拍攝鳥類時不要使用閃光燈,更不要使用無人機。無人機近距離追逐拍攝鳥類,會驚擾鳥類,甚至可能使孵化期的鳥棄巢棄雛。即使是相對較遠的距離,無人機發(fā)出的噪音和空中運行也會對鳥群遷徙造成影響。

常言道“莫打三春鳥”,眼下正值候鳥遷徙高峰期,希望大家不亂捕濫獵,觀鳥時不過分打擾,同時抵制“誘拍”和干擾候鳥遷徙的行為,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延伸閱讀:

鳥類靠什么導航眾說紛紜

鳥類在遷徙過程中的定向導航機制被認為是整個鳥類學中最復雜的一個問題。目前,學界已有的定向假說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以陸地標志說和天體導航說為主的視覺定向假說,另一類是包括地磁定向說在內的非視覺定向假說。

陸地標志說認為,鳥類依靠遷徙途經的地形和景觀如山脈、海岸、河流、森林和荒漠等為標記,以其特別發(fā)達的“視覺分析器”,視地形的凹凸特征來選擇飛行方向,完成定向遷徙。

天體導航說是由科學家在圓形籠內對歐洲葦鶯進行實驗得出的??茖W家發(fā)現,歐洲葦鶯、白喉雀等鳥類能根據夜空中星宿的位置定向。還有些候鳥則是白天以太陽、夜晚以星宿位置來導航的。

地磁定向說認為,鳥類通過感知地理北極與磁北極偏角來確定經度,也就是說,在南來北往飛越數千公里的遷徙過程中,候鳥依靠地球的磁場來定位。但有些鳥種是東西向遷徙的,顯然無法靠地球磁場定位。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鳥類到底靠什么導航才不會迷路仍然沒有確切的科學解釋。

關鍵詞:
24小時熱點 精彩推薦
資訊新聞
?